同城送花 网上定花 情人节鲜花预订 网上花店 开业鲜花 异地送花
最新配送完成订单:
中国上巳传统情人节的起源_演变与现状_任振河.pdf
康薇鲜花 / 2015-02-05

中国上巳传统情人节的起源_演变与现状_任振河.pdf

游河曲 ,或涣纤手 ,或濯素足。临清流 ,坐沙场;列罍樽 ,飞羽觞 ”。王羲之的兰亭修禊 ,则完全变成文人的雅集了。吴自牧《梦梁录 》卷二“三月”曰:“三月三日上巳之辰 ,曲水流觞故事 ,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城禊饮 ,踏青 ,亦是此意 ”。后有不用三日者。元曲白朴 (仁甫 )《墙头马上 》第一折;“今日乃三月初八日 ,上巳节令。洛阳王孙士女 ,倾城玩赏 ”。中国古代文明在西汉帝王祈子和历代封建统治下发生蜕变 ,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悲哀。祓禊祈子之祀 ,在神州大地深受封建伦理道德影响的汉族地区 ,负面影响较大 ,在晋南蒲州每年三月三或者是三月十八至二十日 ,山西的陵川、江苏的扬州乃至全国各地皆以相看娘娘庙会的形式出现 ,使中国古代纯真情爱的情人节在中原广大地区只剩下踏青、春游的影子。由于封建专制统治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天高皇帝远 ”,封建伦理道德鞭长莫及等原因 ,所以一般来说少数民族妇女的爱情和婚姻观比较豁达开放 ,她们婚前追求爱情和性选择比较自由。有些地区的妇女在婚前婚后不落夫家 ,并且在寡居期间均有广泛的社交活动及性选择自由 ,婚后这种自由虽然受到某种限制 ,但是基本上处于男女平等的地位。特别是仅次于汉族人数的满族地区的姑娘在性选择与交往方面比较开放 ,故有“小伙子跳墙狗不叫 ”之说。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人为的诸多原因 ,中国三月三情人节在黎、白、傣、壮等少数民族地区得以保留与传承 ,每年欢渡。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西部的黎族青年男女 ,每年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 ,浸沉在欢乐的节日生活中。他们要在这个节日里选择自己的对象。戏剧家对这一欢乐喜庆的节日编成歌舞剧《三月三 》搬上了舞台 ,演出的内容着重描写了节日中男女青年恋爱的情景:“在节日这一天 ,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地来到有南洋海岛风味的山坡上 ,欢渡爱情。总之 ,我们知道 ,三月三是黎族人民恋爱的节日 ”。云南大理的白族青年男女 ,于农历三月三 ,在蝴蝶泉欢聚、唱歌、跳舞、恋爱。情投意合 ,心照不宣的姑娘用手指挠挠男士的手心 ,双方便携手进入树林……电影《五朵金花 》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亦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春季农历三月初 ,清明节后第六天 (即傣历元旦 )的这一天早上 ,人们都穿上新衣服 ,姑娘们成群结队会聚到山岗田野 ,去采集鲜花 ,用来装饰供奉着佛像的花房。节日第二天 ,到处充满着欢乐的歌声笑语。人们尽情地跳舞唱歌、狂欢、妇女们担水 ,由傣族僧侣将水泼到佛像身上 ,为佛洗尘 (即浴佛 ) ,以后人们才欢乐地互相泼水 ,彼此祝福 ,祝愿心想事成。过去泼水只是傣族自己互相泼,现在的泼水范围扩大了 ,其他民族的居民 ,工人、农民、士兵、干部 ……亦都捲入到热烈的泼水活动中。周恩来总理参加泼水节是大家所熟知的。在改革开放以来 ,旅游业使国内外的朋友参与其中。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参加 ,都要给你淋洒点泼水节的甘露 ,共同分享傣族人民节日的喜悦。在节日里 ,除去泼水 ,还要到澜沧江上举行龙舟赛 ,丢荷包 (男女青年共同参加的一种投情社交活动 ) ,“放花火 ”表演优美的舞蹈 ,唱山歌民歌等。广西壮族人民在季春三月三开展活动时 ,各村男女在一起跳舞、唱歌、抛绣球。玩时男女青年各一队 ,并各自选出队长 ,相距约五十米远 ,划出界限 ,相互抛接 ,凡是抛出界限或接不到的都算输。男女青年以此互相物色对象 ,为选择佳偶进行投情活动。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 ,于樱花盛开的三月三 ,有游山赏花之风俗。在爱知县 ,则以此日为青年们恋爱、订婚之日。是日日本长者全不参加,村中的婚姻便是这个时候决定的。这一天的婚姻 ,有父兄照例认可 ,等到秋收时便结婚。更有趣的是 ,这种春游,有的地方总是在三月三或稍后几日 ,有的地方因气候寒冷 ,樱花开得迟 ,所以日子亦不限于三月三 (柳田国男《山歌及其它 》,载在《民谣觉书 》, 1941年版 )。另外 ,日本的三月三桃花节 (亦称“女儿节 ”) ,女孩把自己的画像或照片装饰起来放进河水漂流,祈祷能找个如意郎君 ……这亦是受中国三月三古文化之影响。日本的三月三 ,生子人家多供纸制小人形 (雏 ) ,祭毕 ,于水边除之。这源于中国上巳节的变相 ,与祈子之祀有关联①。可见中国文化对世界亦有很大影响。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 ,毛泽东曾在《新民主义论 》中指出:“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是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431第 19卷 第 10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 10月①西汉高帝武帝时 ,迷信灾难和一切疾病可以用水洗掉 ,用火烧掉 ,因水火是圣洁至灵之物 ,所以相信它可以拂除不祥。迷信不生子亦是一种病气,为了祓禊这种病气或促进生育,便在三月三祭祀高媒 (禖)时,顺便在河里洗洗手,洗洗足,或干脆跳到河里洗个澡。,谈情说爱的情况。《召南 ·野有死麕 》,是描写一位彬彬有礼的男士用白茅包了一块鹿肉 ,作为聘礼 ,奉送给他喜爱的怀春女郎 ,向她献媚投情求婚的场面。《郑风 ·溱洧 》,是一位女子在三月三这一天邀请一男子到溱洧水滨参加一个热闹非凡的联欢盛会 ,他们在谈笑中相互戏谑 ,赠送鲜花(芍药 )等 ,以示爱慕之情。《郑风 ·野有蔓草 》,是一位美女与一位帅哥在田野媾合 ,“邂逅 (媾 )相遇 ,与子偕臧 ”。《陈风 ·东门之池 》,是叙述一对红男绿女在东门的城池会遇 ,唱歌、跳舞、男欢女悦、高谈阔论等恋爱之情景。《卫风 ·有狐 》,是叙述一个年轻的小寡妇在聚会中看上一位无女室的小伙子 ,意欲要嫁给他。《曹风 ·侯人 》,是描写一位老姑娘(季女 )向侯人 (小军官 )求爱时 ,老实巴结的侯人不会讨好姑娘的喜欢 ,向她表示爱情。心急如焚的季女用鹈鹕鸟来比喻这位武士 ,说鹈鹕本应下水捕鱼 ,但它 (喻指侯人 )却成了呆鸟 ,只站在壩上呆头呆脑地观看 ,而不知下水捕鱼。故事充满了挑逗和期望侯人向她示爱的急切心情。因此 ,这位“婉兮娈兮 ”的季女 ,便感到如饥如渴 ,深表她想有个家的衷心期望。《郑风·出其东门 》,是描写一位爱情专一 ,不移情别恋的痴情丈夫。述说这一男子在东门外看见众多如云的窈窕淑女 ,个个貌美姿色 ,姿态端庄 ,穿着华贵 ,如花似玉 ,婷婷玉立 ,十分诱人。但这位男子却“匪我思存 ”无动于衷。他说那些淑女虽则极美 ,然我毫不动心。我家中的妇人身着虽极贫陋 ,但我却非常喜欢 ,糟糠夫妻不可弃 ,这是做人的美德。《陈风 ·东门之扮 》,是叙述三月三聚会时,男女青年在宛丘东门外扮栩 (树木名 )下联欢跳舞、唱歌 ,男子喜爱女子貌美姿色 ,纷纷以花相赠。《郑风 ·丰四 》,是说有一位女子爱情不专一 ,是一位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的薄情女。故事说在郑国有一位男士 ,已行过迎亲礼 ,将要聚新妇时 ,这位女子竟有异心 ,不肯从行。之后 ,她又懊悔。她思念夫君容貌丰满 ,已来迎聚 ,自己不从行 ,实在不应该。于是 ,她立即换好衣裳 ,驾好车马 ,驱返夫家。《陈风 ·东门之扬 》,亦是说男方行了迎亲礼 ,女方负约不至 ,男子紧逼女子同意与自己结婚的场面。《郑风 ·褰裳 》,则是女子给男子施加压力 ,显示女子自由奔放 ,无拘无束的神态。《召南 ·行露 》,是一位女子拒绝一个有妇之夫向她求婚 ,他们二人争吵着 ,以至于发生诉讼。此诗是女子责数男子之歌。《卫风 ·竹竿 》,是一位失恋的男子重游淇水时所作。他当初和相好的女子恋爱时 ,就在这淇水旁。那时候 ,他们相亲相爱 ,言笑晏晏,如胶似漆 ,如甜似蜜 ,如痴如醉 ,是何等的高兴与快愉。后来 ,这位女子嫁人了。这次 ,他又来到了淇水 ,山川依旧 ,人物皆非。回想起当初和那位女子在河边散步、遨游、谈笑的情景更使他回肠荡气。因此 ,他只好“驾言出游 ,以写我忧 ”。这个男士心想 ,如果这位女子肯嫁我 ,我每天给她喂马都心甘 ,可惜已无奈不可求。《国风 ·氓 》,是一位痴心的女子和一位“抱布贸丝 ”的小商贩 ,曾经在春天多次相约到淇水边约会、遨游 ,而且在临别时送他一程又一程。在这里不禁使她想起在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季春 ,他们当初在淇水河畔欢聚、恋爱、游玩、跳舞、唱歌;现在夫妻反目 ,所以一看到淇水 ,便无限伤心。这些恋歌含情脉脉 ,令人难忘。《邶风 ·谷风 》,是一首弃妇诗 ,在说到过去的时候 ,亦说到水边 ,亦说到在水滨投赠:“有洸有溃 ,既诒 (贻 )我肄;不念昔者 ,伊余来墍 (唯余是怒 ) ”。“既贻我肄 ”,言说既以折嫩枝作为定情之物给我,当初如何好 ,现在就不应该变卦 ……如此丰富多彩,生动浪漫 ,弥足珍贵的恋歌不胜枚举 ,比公元 270年 2月 14日古罗马情人节早千余年。三、中国情人节的蜕变及其在西方洋节冲击下之现状与展望  中国情人节变异于西汉高帝和武帝时期 ,据《西京杂记 》记载:“高帝与戚夫人 ,出 ……百子池边灌濯 ,以祓妖邪。戚夫人侍儿贾佩兰说,戚夫人赏以……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 ”。可见西汉皇帝在上巳节祓禊求子 ,使春秋时代男女青年临水聚会恋爱之情人节开始演变。据《汉书 ·外戚传 》说 ,武帝生子甚晚 (二十九岁时才生戾太子 ) ,曾经祓禊于灞水以求子。《传 》曰:“武帝即位 ,数年无子。平阳主求良家女十余人 ,饰置家。帝祓灞上 ,还过平阳主。视所偫 (储 )美人 ,帝不说。即饮 ,讴者进 ,帝独说子夫 ”。《汉书 》注引孟康曰:“祓除也 ,于灞水上自祓除 ,今三月上巳祓禊也 ”。可见汉武帝的祓禊灞水滨 ,是为了祈子。西汉皇帝于三月三临水祈子以降 ,特别是西汉统治者以“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 ”、“男尊妇卑 ”、“男女授受不亲 ”等封建伦理道德压迫束缚妇女以来 ,把原来青年男女在三月上巳临水聚会、联欢、恋爱的情人节 ,演变成临水祓禊、祈子、祭祀;隋唐以降再演变成踏青、春游、临水禊饮流觞、赐宴玩赏等一般性游乐活动。《太平御览 》卷三十引晋成公绥《洛禊赋 》曰:“考吉日 ,简良辰 ,祓除解禊 ,同会洛滨。331第 19卷 第 10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 10月女结婚或同居。《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 》云:“男女同姓 ,其生不蕃 ”。《国语 ·晋语 》曰:“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血缘婚转入族外婚的文明与进步。古代男女婚配的组合 ,与氏族的分布与变迁有密切关系。“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 ,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通志略氏族略序 》的规定与习俗 ,又决定了氏族分布与变迁的原因。由于决定氏族分布的最基本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满足氏族成员生存的要求。这一基本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由内向外展开 ,另一方面要由外向内限制。一个氏族因人口多了 ,原来栖息之地不能容纳 ,欲图继续生存 ,只有向外发展 ,寻找新的地盘。这样以来 ,氏族分布的区域乃渐渐展开了。其次 ,一个氏族向外展开之时 ,又不免为天然条件所限;凡所硗瘠或不能生存之地 ,当然不能有氏族的分布。更不免为其他氏族所限 ,一个氏族为着生存要向外发展 ,其他与之并立的氏族亦为生存要向外发展。这样以来 ,氏族的分布又不能无限的展开。由内向外发展及由外向内的限制 ,这两种作用都起于生存的要求 ,都决定古代氏族分布的情状。为了避免同姓血缘婚繁衍人口 ,所以青年男女的婚配 ,皆由掌握情况的氏族之先妣 (即老祖母 ,亦称“高媒 ”)来决断。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人口不断的增加 ,以往的栖息之地不能安生了。各氏族员欲图生存 ,只有自动离开自己所属的氏族 ,向外发展 ,另找天地。因氏族员离开自己所属的氏族而散居 ,于是以血统为中心的氏族社会渐渐地维持不下去了 ,起而代兴的为以财产与居处为中心的政治社会。春秋战国时代 ,这种脱离氏族而自找出路的事 ,当然已经很多了。社会进步到了当时的阶段 ,正是氏族社会转入政治社会的过渡期。在这个时期前 ,管理团体生活的机关或政府 ,要管理各个社会分子 ,须问这些分子的氏族 ,即须透过氏族组织而管理之。在这个时期后 ,不必问氏族了 ,只须问这些分子的财产与居处了;换言之 ,即凭他个人的财产与居处而管理之。随着氏族员散居的事实逐渐加多 ,老祖母在婚姻方面就难以亦无暇判决这些分子是否是同姓 ,是否可以婚配。这样一来 ,青年男女的婚配 ,只能由管理团体生活的机关或政府组织管理。管理者选定万物复苏 ,桃花盛开的多情季节 ,环绕流水柔情的江河畔 ,组织青年男女在仲春至季春上旬巳日聚会联欢 ,在歌舞、遨游中区别姓氏后 ,相恋相爱。据《周礼 ·地官 ·职氏 》篇记载:“仲春之月 ,令会男女 ,于是时也 ,奔者不禁(不禁止淫奔 ) ;若无故而不用令者 ,罚之 ,司男女无夫家者而会之 ,凡男女之阴讼 (发生争执 ) ,听之于胜国之社 (管理机关 ) ”。《管子 》卷十八《入国 》载曰:“凡国都皆有掌媒 (媒官 )。丈夫无妻曰鳏 ,妇人无夫曰寡;取鳏寡而合之 ,予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后事之 ,此谓之合独 ”。《后汉书 ·鲜卑传 》记载曰:“以季春月大会饶乐水上 ,饮讌 (宴 )毕 ,然后配合 ”。这种由管理机关或政府组织促成的风俗礼仪 ,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男女青年在每年仲春与季春季节约定俗成的节律 ———中国情人节。这种自主婚姻 ,自由恋爱的情人节 ,是中国婚史的文明与进步 ,是人类婚姻史的向前发展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必然结果。二、《诗经·国风》中记载青年男女在中国情人节中恋爱之概况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汇集了很多很珍贵的古代史料。《诗经 》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作品,其内容产生于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本名称《诗 》,儒家列为经典之一 ,故称《诗经 》。记述了从周初到春秋末 ,共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诗经 》中“有关情爱的国风 ”部分 ,共一百六十二篇 ,皆采风于民间。其内容对“率时晨夫 ,播厥百谷 ”等人民劳动和“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等爱情生活多有记载。《诗经 》是经过儒家多次删削修改过的 ,郭沫若在《关于诗经的微引 》中指出:“诗经毫无疑问是经过删改的。古人说:‘孔子删诗 ’,我看不单纯是孔子一人 ,那是经过先秦儒家不少次的删改和琢磨的 ”[ 3 ]。但孔子与其弟子并不反对男女两性的相爱相恋 ,反而完整的保留了许多篇男女恋爱故事的内容与情节。孔子对《关雎 》中“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句诗评价是“乐而不淫 ”。不仅不像卫道的“正人君子 ”那样对男女相爱相恋痛心疾首 ,反而赞扬青年男女的爱慕之情。这可能与孔子本人的出生 ,就是与自由婚的爱情结晶有关。据说孔子就是由其父叔梁纥和其母颜氏的野合而出生的 ,这件事见诸于《史记 ·孔子世家 》。《诗经 ·国风 》中《周南 ·关雎 》,是记述周文王(君子 )与后妃太姬 (淑女 )在谓水之洲恋爱后结婚的经历与情景。读这诗可知夫妇一伦 ,最为紧要 ,所以孔子删诗时 ,就把这首诗编在第一篇。《诗经 ·国风 》中的《邶风 ·静女 》,是叙述一对男女青年在幽静偏避的城隅和田野约会的情景。《鄘风 ·桑中 》,是一对少男少女在淇水旁的桑中上231第 19卷 第 10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 10月 ] 2007 - 04 - 10[作者简介 ] 任振河 (1938 - ) ,男 ,山西永济人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①农历每月上旬为巳日。巳,地支的第六位。仲春是二月,季春是三月。季春上旬,即三月上旬,三月巳日,亦称“三巳”、“上巳 ”,为古代节日。西汉以前,上巳必取巳日,但不必三月初三。自魏以后,一般习用三月初三,但不定为巳日。春秋时期的上巳节,即情人节为时一个月(从仲春二月上旬至季春三月上旬 ) ,西汉以后降变为三月三这一天。②姓之一字原义为生.金文姓字即是一生字。《白虎通义 》氏篇云:“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以生者也 ”。《通志略氏族略序 》曰:“三代(夏、商、周 )之前 ,姓氏分为二 :男子称氏 ,妇人称姓 ”。“女生为姓 ,故姓之字多从女 ,如姬、赢、姒、妫、姞、妘 、女合 、女丕 、嫪之类是也 ”。钱大昕《十驾斋养录姓氏条》云:“三代以上,男子未有系姓于名者, ”如神农氏 (炎帝)、轩辕氏 (黄帝)、有虞氏 (舜)、夏后氏 (禹)、唐堯氏 (堯 )等,在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母系时代,所生子女皆从母姓,以保持同一血统。中国上巳传统情人节的起源、演变与现状任振河(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24)[摘  要 ] 春秋时代农历二月上旬巳日至三月上旬巳日①(魏时固定为三月三日 ) ,是古代青年男女临水聚会联欢、遨游、恋爱、选配佳偶的节日 ,古称“上巳节 ”;实为自主婚姻、自由恋爱、两情相悦、谈情说爱的中国情人节。自西汉帝王在此日祈子祭祀以后 ,使上巳节的情愫与本意有所变异。汉族广大地区的情人节变成祓禊、祈子之祀 ,进而演变成春游、踏青等一般性游乐活动。然而 ,在我国边远的黎、白、傣、壮等少数民族地区却年复一年地欢度与传承。[关键词 ] 上巳节 ;中国传统 ;情人节[中图分类号 ] K20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8 - 6285 (2007) 10 - 0131 - 05  起源于春秋时代的中国情人节 ,符合我国婚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古代青年男女在和谐美好的春天 ,临水聚欢、恋爱的真实写照。在《诗经 ·国风 》中多有明确记载。西汉高帝武帝于灞水祈子祭祀后 ,冲淡了情人节中青年男女以恋爱为主题的中心内容。隐藏堙灭了婚姻自主、恋爱自由这一璀璨明珠。故此 ,孙作云先生兼容并蓄地说:“上巳节原是古人恋爱、祈子的节日 ,在后来便是三月三 ”[ 1 ]。目前 ,在西方情人节风靡神州大地 ,冲击中国传统节日的形势下 ,复原、纯真、充实、发展中国情人节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对唤醒民族意识 ,提高民族素质与修养 ,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加强中西文化交流 ,具有重大意义。一、起源于春秋时代的中国情人节,是中国婚史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人类由乱婚到群婚再到对偶婚 ,最后实现单偶的一夫一妻制 ,经历了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年之久。人类由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 ,由母系进步到父系 ,都是人类婚姻的文明与进步。恩格斯在《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中 ,称这种进步是“人类所经历的最激进的革命之一 ”[ 2 ]。春秋时代 ,母系社会虽早已过去 ,但母系社会时代使用姓氏的习惯尚残存着,故常时仍姓用于女子 ,氏用于男子 ,氏可变 ,姓不变。姓与氏的区别 ,有以下几种标准:其一 ,姓为表示同一血统的 ,氏为表示同一土地的。一个氏族必属同一血统 ,必居同一土地。《左传·隐公八年 》曰:“天子建德 ,因生以姓 ,胙之土而命之氏 ”。因生以赐姓 ,着重在血统;胙土而命氏,着重在于土地。其二 ,姓为限制婚姻的,氏为区别贵贱的。这区别与上面所述者有联带关系。限制婚姻以血统为准 ,同血统者不得结婚。分别贵贱 ,以土地为准 ,有国土者算是贵。郑樵《通志略氏族略序 》云:“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 ,贱者有名无氏 ”。其三 ,姓是以称呼女子的 ,氏是用以称呼男子的②。这与前面所述的两种区别又有联带关系。在母系社会时代 ,两个不同姓氏族如发生婚姻关系 ,出嫁的不是女子 ,而是男子 ,女子不出嫁 ,故能维持着表示血统的姓于不变。其四 ,姓是用以表示始祖的 ,氏是用以表示分支的。所谓“姓者统其祖考之自出 ,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出 ”。《辞海 》姓字条引《通鉴外纪注 》正是指这种区别而言。正因为有以上种种区别 ,所以严禁同131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 ,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 ,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亦是从古代旧文化发展而来的 ,因此 ,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 ,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 ,这种尊重 ,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 ,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 ,而不是颂古非今 ,不是赞扬任何封建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 ,主要的不是引导他们向后看 ,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 4 ]。我们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 ,又要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古为今用 ,并非要倒退历史;洋为中用 ,并非以洋代中。特别在当前 ,世界经济正在实现一体化 ,在文化上亦要加强交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 ,目前已形成 3000多万人的学汉语热 , 140多个孔子学院遍布全球 ,在北京还成立了孔子学院总部。我们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交流文化 ,相互借鉴 ,中西合璧 ,扬长避短。在公历 2月 14日的外国情人节等不断冲击中国传统节日的情况下 ,亦要防止和重蹈中国传统的“端午节 ”流失国外之覆辙 ,并要防止像韩国一样以“端午祭 ”之名申报我们的“端午节 ”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我们重视传承和保护中国的情人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唤醒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提高民族素质和修养 ,弘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 ,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作用。期盼我国引起重视 ,尽快把它打造成国家级文化品牌 ,使它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形象大使 ”。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愿人间的爱情之花地久天长 ,永远芬芳 ! 愿中国情人节这一奇葩比外国的情人节更加绚丽多彩![参考文献 ][ 1 ] 孙作云. 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66: 420.[ 2 ] 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72: 50 -51.[ 3 ]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56: 86.[ 4 ] 毛泽东选集 ,第 2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52: 701.Ch inese Trad itiona l Va len tine Day—V irgo Days FromFeburary to F irst Fen2day Per iod of M archRen Zhenhe( Ta iyuan U n 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 iyuan 030024, Ch ina)[责任编辑  范振杰 ]

上一篇: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之浅析_张美琴.pdf
© 2005-2015 康薇鲜花速递网 版权所有 鲜花订购 CONVEYFLOW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